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

当前位置: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学院新闻>>正文

母亲助学金志愿团荣获2016年省教育系统学雷锋优秀群体与岗位标兵荣誉称号

作者:
日期:2016年06月11日 00:00
浏览量: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对于公布全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优秀群体和岗位标兵的通知》(豫教思政〔2016〕52号),公布了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优秀群体和岗位标兵名单。外语学院母亲助学金志愿团位列第二位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优秀群体”称号,为我校唯一获奖团队。同时,我院德语系教师张晓晖以高票获选“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岗位标兵”称号!

母亲助学金活动开展10年,已经从单纯的支教助学、扶困助老,转向更为广泛的学生德育、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领域,成为我院,乃至我校的志愿服务品牌。

“用爱回报爱”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母亲助学金志愿服务团

“母亲助学金志愿团”于2007年正式成立,并在2015年增加杜鹃花志愿协会作为专门的山区支教力量。9年来,母亲助学金志愿团,从起初的12名志愿者,发展到现在的固定志愿者30名。志愿者90%以上曾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受到母亲助学金的资助,为了回报社会,为了公益梦想,他们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志愿服务、扶贫助困的重任,平均志愿服务年限超过4年,最长达7年。志愿团以扶困、助学、敬老为主要任务。

9年间,母亲助学金志愿团先后31次前往南召山区,帮助母亲助学金发放善款100余万元,并家访贫困生学生900余人,同时为山区贫困儿童募得文具2000余份、图书1000余册、衣物3000余件;2010年起,先后组建20支暑期或学期内支教团,在南召大沟村小学、上官村小学、中王庙村小学分别进行为期3-4周的英语、美术与体育等特色课程教学;了解到“失独老人”孤独与自闭的生活现状,志愿团又从6年前开始了对“失独老人”的长期慰问与照顾,先后发起8次眼镜义卖与蘑菇义卖,为山区贫困儿童与贫困老人募集善款5万余元,并向山区老人捐赠老花镜500余副。2015年,志愿团首次开办“公益德语家教”项目,师生义务授课,募集善款近4万元,资助了60余名贫困大学生。而就在去年7月,母亲助学金又发起了“山区儿童城市梦之旅”与“贫困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不只物质上帮助他们,更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舞。母亲助学金志愿团的感人事迹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河南电视台等50余家媒体100余次报道。

助学山区 奉献青春力量

从开封到郑州,再坐大巴到南召,然后乘公交到镇上,最后坐上摩托,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1个小时,才最终到达扶困助学的山区小学。只有500里路,却要花上10个小时的行程。这便是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母亲助学金志愿团”8年来的31次山区助学与支教之旅。然而,到了学校,真正的旅程与辛苦才刚刚开始。

学校校舍简陋,条件艰苦,支教队员只能在高低不平的课桌和潮湿的地面上睡觉;夜幕降临,还要开始一场蚊虫大战,可第二天醒来,又都全身疙瘩。尽管如此,支教队员依然快乐地坚持,看到孩子们第一次体会绘画乐趣,第一次在真正的体育课上尽情玩耍……一切疲倦都仿佛过眼云烟。每当支教结束,孩子们都会流着眼泪抱着志愿者,久久不愿松手,留守山里的他们需要的不只教育,更需要父母和兄长的关爱与温暖。

除了支教,志愿团还要协助母亲助学金在山区进行家访,并核实100余名待助学生贫困信息。每年暑假,志愿者们都会冒着酷暑,在很多根本没有路的原始山岭之间来回穿梭。山路崎岖陡峭,山里潮湿多雨,每每都会水土不服,但他们从未言弃。有的学生家住在山顶,家访一趟就要15公里,要走5个多小时,但为了让爱心给到最需要的孩子,并让这些在大山深处承受贫瘠之痛的孩子感受到大山之外的温暖和关爱,所有团员在不断加深的疲乏中咬牙坚持。

从山区回来后,顾不上休息,志愿者们又立刻投入改善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公益活动之中。公益家教、公益义卖、“一份文具温暖一个山区儿童”、“大山里的微梦想”等系列活动,不仅帮助了山区的孩子,更实现他们的小小心愿。

关爱老人 空巢不再孤冷

2010年,了解到开封的一对失独老人在失去爱女的巨大的悲痛之中,又面临下岗失业的困境后,母亲助学金志愿团开始了长期对他们的关心与慰问。每到节日,志愿者都会带上母亲助学金捐赠的水果、营养品去看望他们。

为了排遣孤独,老人收养了很多流浪狗和流浪猫,但同时也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很少出门,不愿与人交流。几乎整日都生活在失望和孤独的情绪里,家里很少有人来,就算过节也是冷冷清清。志愿者的到来,使他们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在志愿者与老人不断的沟通和反复的交流中,他们逐渐从自闭的生活中走了出来,也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向往。去探望他们也成为了志愿者生活的一部分,这对老人逐渐把志愿者看作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时邀请志愿者去家里做客。在志愿者眼里,也早已把他们看作了亲人。每次去看望他们,志愿者都感觉像是到了异乡的亲戚家一般温暖。这种关爱与被关爱相互作用的情感,构成了我们关爱城市失独老人活动的奇妙纽带,产生了化学反应般的特殊意义。

在南召山区,母亲助学金志愿团也开展了帮助留守老人的系列活动,不仅慰问老人,还协助母亲助学金为大沟村、中王庙村等3所村庄的老人募集并发放了500余副老花镜。2015年11月,母亲助学志愿团为了帮扶关山山顶的一对留守老人,又开展了帮助他们义卖蘑菇的爱心活动。

提升素质 用爱回报关爱

为了传递爱,弘扬奉献精神,以受助学生为主体的母亲助学金志愿团,一直极力推动贫困生感恩观念的形成,并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找到快乐与自信。志愿团成员大多曾受母亲助学金资助,并主动要求加入母亲助学金志愿团,把自己得到的关爱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温暖流动,让爱弥撒。其他受助学生或回捐、或返乡支教,或在自己学校加入公益社团,都在将这份关爱传递给更多人。

母亲助学金志愿团还依托母亲助学金开展了“贫困生素质拓展”项目,不仅派出志愿者分赴长期合作的5所贫困学校对受助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与学业指导,还与天津与大连的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公益交流与工作实习合作,让很多从未走出河南的贫困大学生志愿者们也能够到大城市见识外面的世界,并第一次站到公开的讲台上进行公益宣讲,实现锻炼自我并提升综合素质的梦想。

(新闻作者:孙延、蔡杉杉、张丽萍)

上一篇:外语学院开展“学院史,知院情,做担当外院人”系列活动
下一篇:外语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版权所有: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 联系电话:0371-22866487